浅谈丁聪早期漫画

文 / 谢其章    图 / 丁聪

      老画报网

2010-05-26

  今年5月26日,漫画家丁聪病逝,享年93岁。如果从最新发现的丁聪四岁时画的一幅漫画算起,他几乎画了九十年的漫画,这么长久的画龄,即使放在世界漫画界也极罕见。我们常说某一个人的去世代表一个时代的终结,丁聪是能够担当起这种说法的。发轫于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现代漫画,随着丁聪的去世,掀开过去历史的一章。

  丁聪的漫画名播天下,尽人皆知。吴祖光曾说过:“小丁的画有他独具的特殊风格,画中每一根线条都是他小丁的,而不可能是任何一个别人的;他的风格是这么的鲜明和强烈,是这么与众不同!假如有一千幅画摆在我面前,其中只要有小丁一张画,我可以保证一眼便能把这一张画认出来。”至于为什么丁聪后来的画都属名“小丁”,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我开始画漫画时,签名曾用过真名‘丁聪’,但繁写的‘聪’字笔画很多,写小了,版面做出来看不清,写大了,在一幅小画上占了很大一块地方,看上去很不相称,于是张光宇就建议我署名‘小丁’。我以为有理,就采纳并沿用至今。第二个原因是:中文的‘丁’有‘人’的意思,‘小丁’即‘小人物’,这倒符合我这一辈子的基本经历――尽管成名较早,但始终是个‘小人物’,连个头儿也是矮的”。

  丁聪的这段自白,倒是给了喜爱他的漫画的收藏者一个提醒,凡是属名“丁聪”的必是时间上比较靠前的。本版所示三幅丁聪的早期漫画,有二幅属“丁聪”,《狩猎图》属“小丁”,显然是听了张光宇的劝说之后的作品,而那两幅显然是更早一些的了,“丁聪”二字的签名式很繁琐很不好认,注意画中孙瑜和金焰脸下那个签名。虽然签名笔画多不好安置,但是,早期的作品比之晚期的作品,从收藏意义上讲,当然是越早越少,越少越珍贵。

  笔墨当随时代。丁聪漫画的题材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及个人生活际遇变迁的影响。我们看丁聪的早期漫画,从中可以窥视出一个画家成长的足迹和周围生活圈子对其创作内容的折射。丁家是朋友常来常往的聚所,是非常热闹的文化沙龙,来客多是当时新闻界、演艺界、文化界的朋友……张光宇、叶浅予、王人美、黎莉莉、周璇、聂耳、金焰、黎锦晖……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丁聪把漫画的主要对象就锁定在这些生活圈内的文化艺术界人物上。我们从后来许多关于丁聪的老照片中也可以看到他和演艺界的明星们无拘无束亲密无间的合影,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丁聪的早期漫画会有那么多的电影明星,不熟悉他们,何以表现他们?

  韩兰根与刘继群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影坛的一对活宝,滑稽风趣,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到了丁聪的笔下,这两个活宝更搞笑了,一个端枪瞄准射击打得着打不着还没谱呢,另一个就忙着塞耳朵听不得枪声响还打什么鸟猎?《狩猎图》这幅漫画还是彩色漫画,似从未向公众展示过,弥足珍贵。

  《银河星浴图》是丁聪1935年的作品,那一年丁聪还不满二十岁。在后来天下太平的时候,有人问到丁聪艺术修养和风格是如何形成的,丁聪总是会一再提到当年上海滩流行的那些欧美画报对他的影响,还有不断上演的好莱坞电影对打开他艺术创作思路的启发。丁聪学习国外漫画家的笔法和风格,但不是照抄。我们可以从丁聪早期漫画风格中依稀辨出外国某漫画家的影子。我曾经见过一幅外国漫画家画的《好莱坞明星海浴图》场面宽广,中近远景皆备,人物众多(有五六十人),色彩艳丽,有可能丁聪的中国版《银河星浴图》是受到了“海浴图”的启发。

  《银河星浴图》是张大型漫画,但相比于“海浴图”却只有人物的近景特写塞满画面,缺少景深、海滩,亦无广阔无垠之感,只有几把遮阳伞放在一个角落里点缀着。身着泳装的男女影星分别是(从右到左):孙敏、宣景琳、顾兰君、顾梅君、舒绣文、郑小秋、叶秋心、胡蝶、黄耐霜、龚稼家、梅熹、徐来、王献斋、高倩苹、高占非、严月闲,共16位,5男11女。这其中现在的读者比较熟悉的是“标准美人”徐来,“影后”胡蝶,在重庆时期被誉为“四大名旦”之一的舒绣文。也只有非常熟悉旧时影星人物的相貌体态的读者才能一一分辨他(她)们并准确无张冠李戴地一一对号入座。右下方托腮的是舒绣文,中间上坐者是胡蝶,徐来我也能认出来,坐在两个指手画脚大开玩笑的男星下面撑着胳膊的女子便是。

  前面说到笔墨当随时代,漫画在这方面的特征尤其鲜明。丁聪的早期漫画多表现的是上海影艺圈的人物和景象,这是他所熟悉的生活圈子,也是他父亲的生活圈子。抗战爆发,丁聪接触的进步人士越来越多,层次也越来越高,生活环境也由舒适安逸变为颠沛流离,抗战的环境不允许画家再在安乐窝里画过去的那种漫画,战斗性的漫画必将取代娱乐性的漫画。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画面的小丁,他的笔对准了凶恶的敌寇,对准了劳苦大众,对准了中国而不是像过去似的局限在上海滩。抗战时期的小丁,是战斗性最强烈的小丁,以后的岁月里,小丁的漫画更多的是温和的讽刺,有点痛,可是见不到血。

  抗战胜利到解放这四年多的时间,丁聪的漫画题材又有了转变,他画了大量的讽刺国民党当局的漫画,当时几幅《周报》的封面画,可以看到丁聪强烈的正义感。除了大量的封面漫画,丁聪那时候也画了不少插图画,譬如《阿Q正传》,他还为张爱玲的小说《多少恨》画插图。表现成都下层妇女悲惨生活的《花街》是这一时期丁聪的代表作。《现实图》和《现象图》更是传世的经典巨作,原画被美国某艺术博物馆收藏。

  说到小丁,一定不能忘了“老丁”,――丁聪的父亲丁悚,那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非常有名的画家,是中国近代漫画的先驱人物,没有这份家传,小丁也许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我在关注小丁漫画的同时也搜集老丁的漫画。由于年代久远,丁悚的原画留传下来的极少,丁聪说他家也是没有一幅老丁的漫画,“画更是一件也没有,不要说原稿,连复制品也没有。因为他自己从不保留原作。我则二十岁就离家外出,一直不在家中,所以更没有他任何东西”。   丁悚(1891―1972)字慕琴,嘉善人,寄居上海。上海二三十年代民国时期的著名画家、上海漫画界和月份牌画界的中心人物和组织者,为中国早期的漫画事业做出过贡献。丁悚师承周湘,初攻西画,继研国画,历任学校教员,刊物编辑,尤擅讽刺画。历任上海美专、同济、晏摩氏、神州、进德等校的教授,并为上海《申报》、《新闻报》、《神州日报》等重要报刊作插图,还兼任《上海画报》、《健康家庭》等刊物的编务工作。

  其漫画作品从技法上主要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画法,在内容上多以讽刺、幽默的方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百姓生活景象。藏书家唐?曾评论“书籍封面作画,始自清末,当时所谓洋装书籍,表纸已用彩印。辛亥革命以后,崇尚益烈,所画多月份牌式美女,除丁幕琴(悚)偶有佳作外,馀子碌碌,不堪寓目。”(《谈封面画》)1926年冬丁悚与黄文农、张光宇、鲁少飞、叶浅予等发起成立了我国最早的民间漫画团体漫画会。我这里选出几幅丁悚的漫画,使大家能够欣赏到丁氏两代漫画家的风华才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