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漫画中的建国初期重大事件

原著: 编文: 绘画:

 
2004-06-01 来源:书摘 (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刘一丁  

  1949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首先,我们来欣赏一幅已经鲜为人知的新闻漫画,它的题目是《修整天安门广场建立电力升旗的旗杆》(图1)。这是盛此君创作的带有速写风格的新闻

漫画,画面的背景中有天安门,我们看到许多工人正在修理、平整天安门前这块广场的地面,还有一批工人围着高筑的支架忙碌着,支架中央有一杆粗壮的旗杆。人们在工作着,他们是在“修整天安门广场”,并“建立电力升旗的旗杆”呢,这一切,都是为了1949年10月1日的那个庄严而神圣的时刻。此画发表在1949年10月9日《光明日报》上。该报同时还刊登了几幅反映开国大典盛况的新闻漫画,比如方菁创作的《十月一日天安门前之一角》和《十月一日天安门前参加大会群众之一部》(图2),都从不同的角度向读者展示了新中国成立那伟大的历史瞬间。

  开国大典的次日,全国各大报纸都在头版报道了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的消息和通讯。10月3日,张乐平与赵延年分别创作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图3)及《昨天和今天》(图4)便在报纸上发表。在这两幅新闻漫画中,五星红旗被作者不约而同地融入画面,作为新中国诞生的重要标志和象征,令读者耳目一新。赵延年创作的《昨天和今天》由两幅对比强烈的画面构成,第一幅的小标题为《中华“美”国》,反映了昔日旧中国的反动统治者国民党,向其美帝国主义主子卖国求荣的历史事实,揭露了美帝国主义企图变中国为自己殖民地的野心。第二幅的小标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热情歌颂了建立新中国和今天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国家主人的喜悦心情,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在这里不仅描绘了五星红旗,更将毛泽东的画像安置于画面正中央,凸现这位新中国缔造者的伟大形象,表明了人民群众对领袖的无比崇敬与热爱。

  当时,全国不少城市举行群众集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漫画家吴耘于1949年10月2日创作的这幅新闻漫画,向人们报道了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是怎样庆祝开国大典的(图5);在上海,成千上万的市民走上街头,高举胜利的旗帜,载歌载舞,敲锣打鼓,顶着狂风、冒着大雨举行了庆祝游行活动。为了报道的需要,吴耘为其新闻漫画取标题为《上海人民在狂风暴雨中庆祝开国盛典,保卫世界和平》。

    “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的诞生激发了广大漫画家的创作激情。当时,还有许多表现建国题材的新闻漫画,比如米谷的《从泥土中站起来!》(图6)、特伟的《中国自从有了共产党》(图7)和杨可扬、赵延年合作的《庆祝我们的胜利》(图8)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但是,当时中国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军队还没有完全肃清,在开国大典的阅兵典礼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命令:执行中央人民政府的命令,迅速肃清反动军队的残余。关天生发表在1949年11月29日《光明日报》第3版上的新闻漫画《进军图》(图9),对此作了宣传报道,图中的解放军指挥员高举手中的令旗,下令:“向西南进军!”人民解放军斗志昂扬,浩浩荡荡地奔向了杀敌的战场。到12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全部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除西藏以外的残留在大陆上的军事力量。1950年4月,海南岛被解放;同年5月,舟山群岛也被解放。1951年10月16日,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拉萨,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至此,除台湾省外,全国获得解放,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与混乱的局面,实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国家的统一。尚义于1950年创作的《会师》(图10),便是一幅报道人民解放军与海南岛人民协力消灭国民党残余军队,取得革命胜利的新闻漫画。

  就在我国人民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的时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了。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扩大朝鲜战争。张仃创作的新闻漫画《纸老虎》(图11)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图171)。毛泽东说过,“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显然,张仃受到这一著名论断的影响,并结合新近发生的事实,于是有了《纸老虎》这幅新闻漫画。上图中,作者将以杜鲁门为代表的美帝国主义者画成一头张开血盆大口的“猛虎”,叫嚷着战争声明;而其实质都在下图中暴露无遗:原来,看似威武强大,不可一世的“猛虎”,实际上是一只纸糊的虎,在革命力量形成的“暴风雨”中,纸老虎很快只剩下空架子。这里,作者有意把一只蛤蟆安排在即将散架的纸老虎腹中,让读者认识到所谓的“杜鲁门声明”,不过是蛤蟆的几声鼓噪。

  抗美援朝期间,在我国国内拥有三亿一千万人口的新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开展了土地制度的改革运动。土地改革是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必须充分发动农民群众,经过农民自己的斗争,从政治上打倒地主阶级,才能取得土地改革的真正胜利。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土地改革的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这幅《听了报告,小组讨论》(图12)的新闻漫画是丁浩1950年创作的,反映的是土改过程中,为了发动群众,工作团、工作队深入农村,采用访贫问苦、诉苦会、召开农民代表会议和举办农民积极分子短训班等形式,宣传党的土改方针、政策,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包括中农在内的农民协会,以此作为土改的主要执行机关。我们从图中看到,画面上的人物穿着冬装,他们并排相对地坐在地铺上,腿脚上还盖着各式各样的棉被。事实上,新解放区的土改是从1950年冬天有领导、有步骤、分期、分批进行的。党中央指示,为了不影响生产,土改集中在冬季农闲时进行。

  土改中还贯穿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形势教育。主要内容是:抗美援朝才能保卫土改胜利果实;搞好土改,发展生产,更有力量支援抗美援朝运动。吴耘的《土改中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形势教育》(图13),就是对此予以客观报道的新闻漫画。讲台两侧的屋柱上贴有对联,分别写着:实行土改消灭封建、抗美援朝卫国保家。农民群众踊跃参加会议,并且积极思考,热情投入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中。丁浩创作的另一幅新闻漫画《没收地主的农具》(图14),展现了当时农民同村干部、工作组一起,紧张而有序地清理、没收地主家农具的场面。

  漫画家叶浅予以积极的姿态投入了土改运动,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创作了一批新闻漫画。1950年《漫画》月刊刊登的《参加土改摘记》(图15),便是他奉献给读者的一组报道性新闻漫画,其中生动的画面和简洁的文字说明,让我们获悉了不少发生在土改运动中的新闻信息。在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开展的同时,我党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镇压反革命运动。从欧阳风于1951年创作发表的《做好三件大事》这幅新闻漫画中,我们得知,这是当时中国特别重大的任务。画面中,无数耸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块巨大基石上滚滚冒烟的工厂烟囱,还直观地告诉人们,做好三件大事,可以为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保证。

  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很大发展。这时,资产阶级惟利是图、损人利己、投机取巧的本质也进一步暴露出来,他们采用各种手段大搞行贿、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盗窃国家财产、盗窃国家经济情报活动。当时,人们称此为“五毒”。张文元的新闻漫画《以怨报德的不法工商业者》(图16),以及蔡振华的新闻漫画《到税务局去之前》(图17),在一定程度上对“五毒”现象进行了客观报道。前者用造型语言叙述了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者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深受侵略者掠夺,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被“四大家族”盘剥,还遭受美国倾销商品的重创。解放之后,为了克服困难,恢复经济,工人主动提出减薪,人民政府向工商业者发放贷款,并且预付款项向其订货,助其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者却以怨报德,惟利是图,趁机盗窃国家财产,非法获利。后者则揭露了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企图偷漏国家税收的丑行。那个白白胖胖的工商业者太太边对镜打扮边扭过头去不解地询问:“你穿这件破旧长衫去干什么?”肥头大耳的工商业者正在往自己身上套着破旧的长衫,他“实话实说”地告诉太太:“我有三个月的营业税没缴,税务局叫我去谈话……”很明显,这个工商业者发了横财,瞧,他的豪宅里各种时尚用品应有尽有。但他发财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当然是政府给予的支持,还有另一个因素,则是偷税漏税。作者在这幅新闻漫画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披露,发了财的工商业者不思报效祖国,不主动纳税,反而在政府向他追缴税款时,还要以虚假的手段伪装真实的自己。他也在打扮,打扮成贫穷的样子欺骗政府。

  “五毒”行为与当时出现在国家机关和国营企业中的贪污、浪费、官僚主义行为密切相连。为此,党在国家机关和国营企业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接着,又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了反“五毒”的“五反”运动。“三反”、“五反”运动持续近半年时间,于1952年6月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的3年里,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获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党中央提出的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任务,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摘自《中国新闻漫画》,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1月版,定价:24.00元。社址:北京东四12条21号,邮编:100708)

共 1 页,第 1 页   目录  |<<  上一页  下一页  >>|  

精品连环画

推荐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