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的《巴尔扎克》像 艺术欣赏
文 / 杪冬 图 / 佚名广西美术 1985 3 老画报网
1936年,在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1840-1917)逝世十九年后的一天,他作的《巴尔扎克》雕像在经历了重重磨难之后,终于在巴黎市中心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成为举世公认的艺术杰作。正象罗丹生前预言的那样:“若是真理不该死亡,那么我的这尊雕像将立于不败之地。”
《巴尔扎克》像是罗丹晚年制作的一件最为著名的雕像,是他受法国作家协会的委托,整整七年呕心沥血的结晶。为了能真实地、艺术地再现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为了使他那蕴蓄于不可言表的生命力之中的卓越天才充分展示出来,罗丹做了极为充分的准备工作。他阅读了所有能搜集到的有关巴尔扎克的各种资料,并不辞劳苦,长途跋涉来到巴尔扎克的故乡,在那里进行了细致的探访和调查。他请了好位模特,并让裁缝为他们缝制了适合巴尔扎克身材的衣服;他绘制了若干张草图,做了五六个不同姿势的巴尔扎克 全身像和许多头像进行反复研究、比较。由于这种在艺术上严肃探求的精神,罗丹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了这位伟大作家的形象和气质。人们看到这座雕像,仿佛看到这位天才横溢的巨人就站在面前,他体魄魁伟,身披睡衣,仰首远望夜空,正沉醉在遐想驰骋的创作激情里。这是深夜写作时起身徘徊的巴尔扎克,蓬松的头发下,衬托着那过于凸出的、宽阔的前额,里面似乎蕴藏着他的全部天才和智慧;奔涌的思绪使他彻夜难眠,他微微眯看双眼,是在探索脑海中那想象的、沸腾的社会,还是在透视着腐败的黑暗势力?他那有力的双肩,结实的下颌和富有筋肉的、象牛犊一般强壮的颈项,似乎蕴藏着他那超人的才能和巨大的力量。由于艺术家适当的夸张和取舍,这尊雕像不仅具有外貌的“形似”,而且具有能体现出人物内在的、精神上的“神似”,宛如这位不朽作家的神灵的化身。
然而《巴尔扎克》像首次展出时,却遭到了可怕的打击。罗丹这座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杰作,深深触怒了那些因袭守旧的权威。各种恶毒的讽刺、攻击文章在报上层出不穷;一些评论家将它称作“癞蛤蟆”,“丑八怪”,但是正直的艺术家们纷纷出来支持罗丹。在这场风波面前,罗丹体现出一个艺术家特有的品德与修养,他默默地撤回了法国作家协会拒绝接受的《巴尔扎克》像,放在自己幽静的花园里。-些外国摄影家在雕像旁留连忘返,拍下了许多奇美的照片。
《巴尔扎克》像在国内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和坎坷的命运,但在国外却引起了极大的影响,一些国家的博物馆提出高价购买这座雕像,但都被罗丹拒绝了,他认为《巴尔扎克》像应该属于法国,他坚信它最终将树立在法国的土地上。罗丹的一生尽管受到过许多不公正的待遇,但他热爱祖国的品德却始终未曾改变过。